跳到主要內容區
當代中國研究中心
 
 
 
 
 

33期 [工作坊演講紀要]各就各位:菁英學生在中國與美國的地位體系

講    者:姜以琳(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紀錄人:陳彙淳(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生)

演講日期:2021年11月3日
發佈日期:2022年3月23日

2021.11.03 姜以琳

過去論及菁英研究,多數探討菁英如何運用策略手段,以維持自身社會位階,卻鮮少有人進一步研究菁英如何應對向下流動的威脅。講者姜以琳教授在七年的民族誌研究中,訪談來自北京的菁英學生,發現菁英學生在認為自己失勢時,會改變地位體系,避免社會流動對自身位階的衝擊。姜以琳教授在此次演講中,整理了在中國與美國就學的菁英學生他們的社會歷程,帶大家一探究竟。

「菁英」的定義
何謂「菁英」?講者姜以琳教授一語道破,無論社會上如何劃分,「菁英」就是一群在社會階層最上層的人。由於菁英已位居高位,他們也希望自己所擁有的地位能遠遠流傳於後代子孫。換言之,菁英在如此意識下,會策略性地培養自己的孩子,讓他們投入一些高度的競爭,並確保在競爭中獲勝,以次次強調、鞏固自己的上層地位。然而,競爭總有輸贏,不是所有人都能在每場比賽中全盤勝出,便產生所謂「競爭性流動1 」(Contest Mobility)。姜以琳教授闡明,在競爭下,產生的社會流動對處在上層的菁英較為不利,因為這代表他們有可能轉而向「下」流動。

社會流動的應對
菁英意圖留在他們原本的高層位階上,但其實向下流動為一種普遍的現象。姜以琳教授陳述,在各國的研究中,大約有50%到70%的菁英家庭孩童無法複製他們父母的地位、收入或是階級。因此,對菁英來說,自己的小孩最高可能只有一半的可能性與自己相當,這機率對他們來說實在太低,所以他們必須用盡各種方法避免這樣的情形發生。而生活中也有許多突發事件,避免隨時可能「中箭落馬」,這些也是菁英們試圖控制的狀況。

姜以琳教授語道,菁英在「階級複製」的過程,並不是一般人所想的那樣順利與容易;反之,過程其實一波三折。菁英必須做很多事情,確保自己的子女可以複製與維繫他們的上層地位。姜以琳教授接著提出了三種對於地位威脅的處置方式:
第一,家長的教養。家長會非常有意識的,並且策略性地訓練與培育他們的子女。因為充滿了不確定感,所以需要投注很多資源。藉由獨佔教育資源的優勢,進一步複製給下一代。
第二,學生自身心態的調適。主要是學生對於自己菁英定位的認識,在合理化自己菁英定位的過程中,設計出自己對於菁英的系統標準,隱性規定自己與他人遵從這項遊戲規則。換言之,是學生自我的防衛機制,處理自己主觀感受到的地位威脅。
第三,將地位體系量身訂做。無論發生什麼事,自己就是最好的那位,也就是自己定義哪種選擇與結果才是比較好的。

研究議題與假設
學生之間如果發生了「社會流動」現象,身為一個主動性的個體,他們之間到底要怎麼做?姜以琳教授坦言,這類研究似乎比較少看到與接觸。因此她打算以「移民」(immigration)這個方式來看,因為移民是一個巨大的變動,一個非常大幅度的改變。等同於是把一個人連根拔起到另一個地方去,而這個地方的規則和脈絡跟原本生活的地方是不一樣的。從中國移民到美國,不再是同一套規則體系去生存,這樣大幅變動之下,也造成了地位的極大威脅。在進入到一個完全不一樣的地位體系狀態之下,學生會怎麼做?他們會順應著改變,還是會很強硬地做出他們的抉擇?

移民通常都是轉換教育階段,通常都是該學位最高年級畢業後,再轉換到另一個地方,這也形成一種雙重不確定性。教育對這些菁英學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要怎麼做,才能夠維持自己主觀認定的菁英定位,是講者姜以琳教授一直想要探討的問題。她以田野調查為主,深度訪談為輔,歷時七年時間進行研究。

菁英學生在中國與美國學習的差異
在中國的脈絡中,高中階段學生之間的地位體系是非常清楚明瞭,且規定非常嚴格的,要符合所謂地位定義,姜以琳教授表示,這形成一個彼此都在觀察與改變的學生群體,學業成績影響深重。美國不像中國高中生侷限在同一空間,他們是一個小群體;美國有不同的修課,有較多不同群體。當然,美國的學生也有明確的地位體系,但與中國不同的是,他們會在意人的外貌、體育或者是才藝。

至於大學階段,在中國就讀的大學生,會跟各省的非菁英學生一起住在同一個宿舍,並且一起修課。由於中國高考在北京有很嚴格的人數限制,北京考生有七萬三千多人,文科生大概不到三萬人,卻僅僅只有十六個招生名額。因此在北京大學或是北京清華大學,大部分的菁英學生不會跟多於一到二位北京學生在同一門科系裡面。姜以琳教授研究了這群北京菁英學生,他們在進入到這些明星大學後,朋友都不是原本認識的那群人,他們要跟社會背景與自己不同的人修課和居住,屬於一個極為分散的狀況。相比之下,到美國留學的菁英學生,他們是所謂「區隔同化論2 」。當中國學生一抵達美國後,就會有中國同學會去接送。中國學生在美國都會住在一起,有共同的學生群體,他們是一群緊密又相似的存在;成績與家境相當,選擇也差不多,對比在中國國內讀大學的學生,同質性高出許多。在美國,即使就讀不同的大學,也能知道彼此訊息,可以很容易接軌道到其他群體。這顯示了中國學生在美國有一定的社會關係網絡。

學生地位體系
回顧到上述提到的社會流動理論,姜以琳教授說明,中國學生地位體系可以分成四個階級:「學神」、「學霸」、「學渣」、「學弱」。前面兩者是高地位體系,後兩者則相反,屬於低地位體系。「學神」與「學霸」的差別在於,學神平常看似都沒有在念書,但在北京總是名列前茅;學霸則是平常一直都在讀書,且成績很好的人。「學渣」與「學弱」相異點在於,學渣是形容平常本就沒什麼念書的人,成績也不太理想的類型;學弱是一群極為少數的人,平常很常看到他們在認真學習,但成績依然沒有起色。據姜以琳教授所述,在中國的高中,同學們會把「學神」當作偶像崇拜。她還舉例,一名學生在成績考差時,會自我意識做出應對行為,為了防止自己不要變成學弱,因此上演自己不認真、無所事事的樣子。在這個地位體系中可以看出,成績至關重要,無論過程如何,重點還是成績的好壞。姜以琳教授認為,這是所謂自我認同,且上到下的人都接受這種地位體系規則,做出相應的措施,以避免在這個地位體系中往下流動。

繼這些北京高中生畢業後,姜以琳教授在2014年接續追蹤了到美國讀大學的學生,她表示自己蠻意外這些留美學生的地位體系幾乎沒什麼改變。姜以琳教授分析,依「區隔同化論」作為其一要素,還有其他原因。成績好的學生仍以成績為重,主觀認定自己還是社會階層頂端地位。成績不好的學生意識到自己成績不再理想,則主觀認定自己是向下社會流動。然而,他們卻沒有發現美國大學的地位體系本身就不太看重成績,而是各方面才華與活動參與。

在中國念大學的學生就不同了,他們不像留美學生,與自己相同背景的人一起讀書和生活。北京菁英學生發現其他人口眾多的大省的菁英學生成績比自己更好,考試成績競爭不贏這些外省學生,可能面臨地位體系改變,會因此做出相對的措施。姜以琳教授指出,這些北京學生首先在心態上,堅定自己拒絕向下流動,再來就是自己主動更改了遊戲規則。他們會表示自己不太在乎成績,從這種無所謂的態度下,拒絕向下流動。再者,北京學生會把焦點轉移至「享受人生」層面上,認為懂得生活與享受才是高地位的人的處世之道。類似「追尋自我」的觀點,是建立在這些北京學生成績考不贏其他省的菁英學生的前提之下。姜以琳教授說道,可以看出在中國念大學的北京學生藉改變遊戲規則,又得以回到原本頂層的地位體系。

發想與省思
姜以琳教授認為地位體系會因為學生們主觀的概念而有所改變,因而在學生跟同儕之間做出相應的策略。陶逸駿教授的看法有所不同,他認為這些菁英學生可能是在面臨向下流動的情況下,發現了社會遊戲規則,而不是自己去改變遊戲規則。姜以琳教授最後也回應,誰是制定規則的人,還需要一個更大的框架,有可能是學生彼此之間起的化學反應,不一定是所謂規則在奠定這個地位體系基礎,這些都是值得大家省思的。

--------------------------------------------------------------------------
註1.「競爭性流動 」(Contest Mobility)是指個人憑藉自己的才能與努力,運用各種方法,獲得應有的成就和地位。若以競賽為喻,競爭性流動好比大家在相同條件下,為獲得少數獎品(較高的社會地位)而公平競爭。
註2.「區隔同化論」指不同的移民群體同化到不同的社會階層。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