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當代中國研究中心
 
 
 
 
 

33期 [工作坊演講紀要] 黃樹民教授新書講座《借土養命:從雲南到金三角,從毒品到永續農業,一個泰北華人社區的民族誌》

演講日期:2022年3月02日
發佈日期:2022年5月19日

講者:黃樹民(中央研究院院士、民族學研究所通信研究員、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人類學研究所教授)
紀錄人:陳廷豪(國立清華大學社會所碩士生)

20220302黃樹民教授

2022年3月2日,清華大學社會所邀請中研院院士、同時也是本校人社院院長的黃樹民教授,演講介紹新書《借土養命:從雲南到金三角,從毒品到永續農業,一個泰北華人社區的民族誌》。1949年中國變局浪潮下,數千國府孤軍與民眾自雲南撤入泰緬邊境。這群離散華人群體如何在異域安身、生活?他們懷抱著中華傳統的儒家秩序,卻又因身處異域生存壓力之下,往往需要違逆所信奉的道德規範。圍繞著這種揉雜於地理、族群、世代之間矛盾與掙扎,黃教授的田野著作就此展開。

研究緣起:從「借土」的孤軍到「養命」農民的歷史過程

黃教授從作家柏楊的小說《異域》談起。他於民國64年看到這本書之後,便對於泰北金三角這塊邊緣之地感到好奇,並於2002年前往金三角一個化名「美弘村」的華人社群,開始正式調查。在2006年之前,金三角是鴉片與海洛因等毒品的製造與販售地。黃教授試圖結合歷史縱深與地方脈絡,紀錄並研究1949年國共戰爭下,一支並未隨著國民政府撤退的「孤軍」。這支孤軍先至緬甸東北和老撾(寮國)西北角,成立反共抗俄大學,在1960年代又被緬甸政府與中共政權驅趕,最後輾轉逃到泰北金三角與清邁一帶。黃教授進而探問:這群離散者如何從流亡者轉為公民?又是如何從以武力維持毒品種植,轉型種植荔枝、茶葉、芒果、柑橘等經濟作物,甚至發展出友善環境的「永續農業」?這層轉變如何發生,又是建立在什麼樣的社會過程中?

「你們知道這上面(泰文)寫的是什麼嗎? 是『皇恩浩蕩』,但感謝的這個皇是泰皇。」黃教授展示了一張中式牌坊的照片,上面掛有泰文寫成的匾額,那是為了感謝泰國政府於1984給予泰北孤軍公民身分而建立的,而所謂「借土」也是從此而來。化名美弘村的村落,曾經是國軍第三軍部隊,早年堅持反共與反攻大陸的信念,而與來台的國民政府保持緊密關係。如今更像是一個步調緩慢的寧靜小鎮,家戶數約一千、總人口約一萬,大部分的年輕人都已經外出。
美弘村所在的金三角地區其複雜之處,既凸顯於它與寮國、緬甸等國領土接壤,在地理邊界的模糊性,更體現在此地亦是從越南、老撾遷移的苗族人、瑤族人所聚集之處,重重的複雜性,為泰國政府帶來治理的困難。黃教授指出,泰國針對邊境的行政制度在2000之前是採取類似中國古代土司制度(註:土司,元帝國時期封授西北、西南等邊疆部落酋長的官職名稱,類似的治理手段也延續到越南、泰國等地),以委任當地頭人進行管理;2000年之後,政策面臨轉向,宣布廢除這種管理方式,當時一度引起邊界的動盪。

離散至泰北金三角地區的華人社群,最初是以游耕的形式,靠著刀耕火種的農業模式種植罌粟花製作海洛因等毒品,直到2000年之前都以每年數噸的銷量而聞名,也引來聯合國相關單位的關注,了解當地居民生存的艱難後,決定設計研究點,試圖設計替代作物,最終以失敗告終。由於泰國是在1990年代之後才有農業局,因此當時對於是否開放山坡森林地進行耕種、如何處理山坡地,都並未進行討論,「更何況討論哪種農業方式最符合永續的需求」,黃教授表示。由此看來,美弘村華人社群的「養命」模式深刻鑲嵌於離散的歷史經驗與國家政策中。

黃樹民教授於2002年前往田野,當時該地也有泰國在地學者進行永續農法的土壤調查,調查特定作物所造成的水土流失與汙染問題,並在研究中收集水土樣本。由於華人社群的特殊性,與國民政府孤軍的特定形象,使美弘村與當時的國民黨政府有深刻的連結與互動,台灣政府早年也派出農耕團隊協助培育、養殖。而後,泰北華人在農業生計取得了初步的成功。黃教授在講座中指出,搭配山區儲水與灌溉系統、循環式畜牧模式、美弘村成功建立起了以芒果、玉米、柑橘、荔枝等出口、加工為產業的高附加經濟作物模式,終年穩定結果收成的四季芒果,更帶來穩定的農業利潤。

「堅守傳統」背後的社會僵化與不信任

隨著農業模式一同在泰北生根的,還有村民深刻的儒家文化秩序與華人認同,美弘村的華人社群自詡為傳統文化之後,在當地設有私立華文學校,透過教育進行中華傳統文化的保存、實踐。雖然一度在1989年因為泰國的民族國家政策而受挫,但在1993年之後,有鑑於中國改革開放後不可忽視的市場潛力,華文教學又受到國家支持;黃教授參訪的學校長期與國民黨政府保持良好的聯繫,除了台灣師範體系保持密切的交流與合作,也受到台灣社會、宗教領域各人物的幫助,教授提到「台灣的星雲法師也有去捐電腦」,從該校畢業的學生常常前往台灣就業、定居,黃教授前往田野時,華文學校校長的子女也在台灣工作,並捐款回饋母校。

諸多基於儒家倫理的儀式、道德與禮節,在美弘村中被持續實踐,從修撰家譜、習練書法、門前懸掛大型中式輓聯的葬禮到夜間舉辦,還有專人收禮金的婚禮現場,這些人堅守著所謂的「中華傳統」,究竟對他們有什麼意義?黃教授在書中以「文化內捲」指涉美弘村中看似堅持傳統,實則僵化、非進步的社會過程,儒家道德式的社會想像在各式場合中被操演與表揚。在村子的社會階層中,上位者與下位者以家父長式的關係存在,軍隊指揮官、工廠主、丈夫與父親既要「慈愛」的照顧下屬、員工與子女,卻也有懲罰他們的權利,雖然常常強調對下位者的照顧與仁慈,但實際上既要求後者的忠誠與服從,更常常利用其權勢與地位,對後者進行勞力剝削與財產掠奪、命令其從事非法活動,甚至有逼女為娼的情況。因而,美弘村的日常社會互動中透露出一種「從上到下的虛偽與矯飾」,下位者的不滿與不信任,也會在私下乃至公開場合下透露出來。「互相藐視或缺乏信任,瀰漫在美弘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從第三軍的大家長李將軍、村內官員、前村自治領導、到村長,以及華文學校的校長與歷任董事,都包含在這股針對他們腐敗與個人行為不當的指責情緒中。

啟示與省思:認同的模糊性與情境條件

美弘村第一代華人移民的中華認同,使其能在泰北建立維持生計的農業模式,以及有別當地的文化、產業與生活圖景。卻也因其堅持維護著、想像中的、那個已經與現實中國、台灣有別的中華文化秩序,最終形成了「充滿形式主義、呆板和缺乏創新的社會」。對於美弘村的第二、三代而言,他們與長輩堅守的文化標籤有所扞格,並不堅持於所謂的華人認同,世代之間因此存在矛盾與衝突,但這些新生代的年輕人卻也敏銳的善用學校、社群內建立的文化特質或社群網絡,例如「語言能力、對金錢的敏銳度、辛勤工作的性格,還有重視人際關係等」,轉化為可用的社會資本,幫助自己「晉升到專業階層」,進而更好的融入泰國社會中。

演講最後,黃教授談及「認同」的複雜性,這群華人二代、三代們自認繼承與逃離的東西,往往在內生的關係。個人如何選擇視自我為「借土者」或公民,受到多方情境因素所決定,「如同聖經中莎樂美的七重紗一樣複雜」而無法一概而論。美弘村的研究中,無疑令我們看見目前面臨的國族與認同爭論,或許在後現代的社會中,認同已然有轉向流動、液態的趨勢,而逐漸從傳統、文化和舊有歷史敘事中抽離,也使我們在面臨台灣目前的國族、認同爭論時,能以多維度的社會身分與全球視角進行反思。


參考資料:
黃樹民院士演講重點紀錄
黃樹民,〈【書摘】《借土養命》:支撐泰北華人的「中華文化」從凝聚轉化到僵化衝突?〉,2021/12/24 刊登於C-Culture Zine,網址: http://culturezine.ccstw.nccu.edu.tw/scene/4271/,取用時間:2022/03/31。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