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當代中國研究中心
 
 
 
 
 

35期 [田野紀要]「滬滇協作」:雲南咖啡與上海扶貧工作

田野日期:2023年7月4-5日
田野地點:上海康城福芸公益咖啡
受訪者:王總、吳總 (上海閔行區貿易公司負責人)
撰稿:廖人慧(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生)

編按:「扶貧」長期以來就是中國的棘手工作,早在全面推展「精準扶貧」之前十數年,已有地方政府之間的「對口幫扶」。「滬滇協作」正是對口幫扶的典型方案。上海地方政府和企業,在技術、資金、人員、行銷、市場等諸多面向,持續挹注雲南產業發展,也供應上海本地市場消費。雲南農產品的品牌化、規模化與國際化,逐漸成為這個過程的焦點。其中,雲南保山咖啡產業的崛起,背後上海黨政體制和資本力量不可或缺,也成為「對口幫扶」項目中較為突出的案例。



結合咖啡香和人情味的咖啡店

        福芸公益咖啡(以下簡稱福芸咖啡)位於上海市郊的閔行區,我們當天先乘上海地鐵1號線到達莘莊站,再轉搭計程車前往目的地。沿途住宅商場林立,福芸咖啡恰恰就位於閔行區住宅人口密集區、同時也是上海最大的社區「康城」當中。

        福芸咖啡設在康城的「社區居委會」及「黨建中心」裡面。推開玻璃門瞬間,並沒有如我預期那樣撲鼻的咖啡香,裡面的氛圍有別於一般咖啡廳的靜謐,多了住宅小區中特有的熱絡和人氣。環顧福芸咖啡整體環境,用餐區空間寬敞明亮,牆、柱上有多張照片及海報,而最顯眼的是在中央吧檯上方的「鄉村振興咖啡館」字樣,下方則以雲南山景和藍天妝點,訪客可以透過掃取桌上的微信公眾號「認領咖啡樹」參與「鄉村扶貧」。福芸咖啡除作為社區中良好的休憩、集會空間,也成功以「氛圍感」拉近訪客與產地之間的距離。

        福芸咖啡負責人王總及吳總,都是熱情好客的上海青年,他們一面招呼大夥享用咖啡及水果,一面為我們講解雲南咖啡產業知識。雲南咖啡樹大多屬於原始品種「鐵皮卡」(Typica)及「卡蒂姆」(Catimor),此外,精品咖啡品種「瑰夏」(Geisha)種植數目也越來越多,近年來隨著種植技術提升,原始樹種品質不僅更加穩定,同時透過品種改良創造更多變的風味,走向精品化。保山的精品咖啡可說是雲南所有咖啡產區中品質最高的一支,初次品嘗保山咖啡,大夥兒小心翼翼地啜飲,手沖的保山咖啡入口時是葡萄和檸檬風味,舌根甜感明顯,最後伴隨堅果和巧克力的溫潤,放涼之後更疊加一層柑橘的香氣。

偶然邂逅的保山咖啡——從產地到市場

        王總及吳總的公司在開設福芸咖啡之前,主要業務是承辦社區活動、黨建活動,因此與社區居民都相當熟識,同時因為有相關的合作經歷,兩人對黨建工作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與觀察。

        上海閔行與雲南保山和昭通「結對」。正式簽訂「結對協定」後,王總、吳總受邀前往雲南保山「調研」,當時他們一行人共同資助了一間小學的建成,那一次的到訪,兩人初次品嘗保山咖啡,就此結下與保山、與咖啡的緣份。

        王總及吳總在2018、2019年對保山所產的咖啡豆進行一系列評估與杯測。為了確定上海市場喜好,以及對保山咖啡的接受度,他們首先將保山咖啡帶給上海的朋友品嘗,結果獲得眾人的驚嘆與好評。王總回憶,初到保山時雲南咖啡豆的價格普遍不好,在與當地咖農聊天的過程中,他們發現這些辛勤的咖啡豆生產者並不清楚一杯咖啡在市場上的價格是多少,因此他們決定透過加入鄉村振興計畫,扭轉咖農的處境,公司業務也逐漸轉型以咖啡豆的採購、貿易為主。

        王總及吳總不光是以商人角色進入當地收購咖啡豆,更透過實際參與咖啡生產過程,從生豆採摘、漿果脫皮的初級加工,到烘焙成熟豆、貿易至消費市場,掌握產地到市場的運作邏輯。王總及吳總在每年產季(約從每年十月開始至隔年三月結束)都待在保山與咖農一同忙進忙出。王總笑著說:「我們現在每次離開當地時,他們都會問我們什麼時候回來,搞得那邊好像我們家一樣,好像到上海是來出差」。這些經歷的積累,除了使王總及吳總對咖啡的商品鏈有深刻洞悉,也使他們與產地之間形成更緊密的關係。

滬滇協作的運作——打造扶貧的咖啡商品鏈

        在成為你我手中那一杯香醇的咖啡之前,咖啡豆會經過一段漫長的旅程,從高海拔種植區一路舟車勞頓送往四面八方,通常中間幾經多次買賣,最後輾轉來到消費者手上。王總及吳總經過近五年的努力,打造出一條屬於他們的咖啡商品鏈、一座能夠將雲南與上海連接在一起的陸橋,消弭產地與市場因空間而產生的距離感。

        咖啡豆的種植、採摘、挑選,都講求時間效率,且高度仰賴人力的生產過程。首先,當咖啡果實成熟為鮮紅色時,便須即時採收下來,因此咖農每天都必須到咖啡林裡巡察一圈。再來,採收下來的咖啡果實必須在當天進行除去果皮的初加工,以免咖啡豆受損影響風味。最後一步是生豆的挑選,這個階段要剔除所有瑕疵的豆子(蟲蛀、未成熟、黴菌感染等),是生產生豆過程中最費時耗神的時刻。

        王總及吳總兩位上海青年,抱著「鄉村振興」的期許前往保山,與保山咖啡結緣後,就此一同打開雲南咖啡產業發展新篇章。王總及吳總一開始就注意到咖農的收入問題,因此一直以來都以高於紐約交易所的價格向咖農收購生豆。幾年下來,保山咖啡豆品質越來越好、越來越穩定,現在保山咖啡豆除了在價格上基本高於紐約交易所外,更時常有供不應求的情況。
因此,王總及吳總後來也在保山開設公司,擁有自己的咖啡莊園、初加工廠及烘焙廠。這項投資不僅帶來金流及尖端技術,也為當地青年提供更多的學習和工作的機會。

        生豆離開產地,第一站會進到烘焙廠裡完成變身的工序,根據不同的需求,有些咖啡店會購買生豆自行烘焙,有些則向烘焙廠直接購買熟豆。最後,咖啡豆研磨成粉,以各式各樣的型態來到消費者手中,結束這趟前往市場的漫漫旅程。

        王總及吳總將保山的咖啡豆帶到上海,除了作為自營店鋪所使用,主要提供給黨群機構作為部門自用,或是相關機構以文創商品的形式販賣給消費者,像是中國郵政聯名的咖啡店、核酸亭改建的咖啡小屋等等。

        上海作為中國咖啡店密度最高的城市,不僅反映市場對咖啡的龐大需求,更突顯上海咖啡文化風氣的盛行。每年十月,熱鬧的陸家嘴咖啡節,總是吸引眾多咖啡愛好者、專業咖啡師前去朝聖和交流,使得上海與其他城市相比,擁有更豐沛的咖啡技術資源。王總及吳總也相當重視人才培訓,他們會安排保山的咖啡師到上海烘焙廠受訓,幫助他們考取SCA咖啡師認證資格。

        保山咖啡產業在鄉村振興項目實施後,發展逐漸加速,最顯著的例子就是被譽為「中國咖啡第一村」的「新寨村」,村支書王先生帶著保山的豆子走出去,四處找尋「能人大戶」到村子裡,一同創造小粒咖啡的奇蹟。

        王總及吳總對保山咖農生活水平的提升也很有感,他們說現在許多咖農家裡幾乎都添購了烘豆機及咖啡沖煮設備,使咖農在咖啡商品鏈中不單只是負責生產工作,同時獲得了更多創造力。

「能人大戶」與「對口幫扶」的未來

        福芸咖啡行程前一天,我們前往復旦大學拜訪深入扶貧研究的王中原老師,就教相關議題。王老師提及,「能人大戶」模式在「對口幫扶」當中相當常見。簡單來說,就是來自市場的地方企業家加入鄉村振興計畫,直接進入產地參與生產過程,可能是提供物資或直接資助,也可能是親自接手經營一塊農地。總體來說,產地能否「振興」取決於企業家本身的營運邏輯,因此「能人大戶」角色往往是扶貧效果的關鍵。若是以此來觀察滬滇「對口幫扶」的實例,雖然有不少美好的故事,但仍須留意產業與「能人大戶」能一起走多遠?一旦「能人大戶」的角色被抽離,產業能否永續發展?

        王總及吳總認為,扶貧產業的特產不能只以公益外衣包裹,掩蓋其內在的價值與潛力,最終還是需要依靠實力才能在殘酷的市場上殺出一條路。福芸咖啡營運至今舉辦過大大小小的公益活動,例如咖啡樹認養計畫、捐圖書換咖啡、買一杯咖啡捐助雲南地震一元等。不過,在嶄露頭角後仍須不斷了解市場喜好,「上海其實就是一個這樣的窗口,你把東西放上來,大家來比一比,你這個東西到底第幾」。福芸咖啡是保山咖啡在上海的舞台,王總及吳總則扮演領路人,是聯繫產業與市場之間的關鍵角色。

 
康城社區委員會及黨建中心內的「福芸咖啡」吧檯區


福芸咖啡「認領咖啡樹計畫」的宣傳海報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