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當代中國研究中心
 
 
 
 
 

35期 [田野紀要] 從怒江到浦東:產品、品牌與幫扶的共生之道

田野日期:2023年7月6日
田野地點:上海秉波貿易有限公司
受訪者:陶總 (上海秉波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
撰稿:羅存恩(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生)


 

        2023年盛夏,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師生赴上海進行田野調查,其中關注了中國政府在扶貧領域的計畫。上海在扶貧計畫中與雲南省長期對口,本次我們針對「滬滇協作」(「上海雲南協作」)議題,前往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的秉波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秉波貿易」)考察,與企業就此議題展開探索與討論。在滬滇協作的框架之中,上海市浦東新區對口雲南省怒江自治州,而秉波貿易有限公司作為消費幫扶企業,在浦東新區設有完整的展示、倉儲、配送及售後服務體系,將雲南的產品引入上海市,進行市場開拓。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於中國雲南省西北部,面積約一點五萬平方公里,轄瀘水市、福貢縣、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有二十七個鄉鎮、四個街道、二百五十五個村委會、四十二個社區,總人口約五十五萬人,居住著傈僳、怒、普米、獨龍等少數民族,在中國被標榜為「民族團結進步」的示範州。該區擁有怒江大峽谷,以及東西並排的擔當力卡山、高黎貢山、碧羅雪山及雲嶺山脈;怒江、瀾滄江及獨龍江由北向南「三江並流」於四座大山之間。怒江擁有天然資源與自然景致,但也因地理條件不便,被定位為「欠發達」及「後發展」地區。

        本次針對浦東新區對口怒江自治州的消費幫扶議題進行訪談,地點在秉波貿易有限公司的展示空間,那裡除了作為商業用途外,同時也是「中國怒江州駐浦東新區新時代職工之家(勞務服務工作站)」及中國共產黨的「中國怒江州駐浦東新區新時代職工之家(勞務服務工作站)支部」。該空間的用途廣泛,一樓主要是展示空間,有怒江州少數民族的服飾、藝術品及用具,也大量展示怒江的周邊商品,還有幾面牆,圖文並茂地介紹怒江的地理及文化特色,最重要的功能則是陳列秉波貿易的消費幫扶產品,提供參觀的企業或組織單位參考。秉波貿易的消費幫扶產品相當多元,舉凡茶葉、咖啡、火腿、果乾或蕈菇,琳瑯滿目,在訪問過程中,我們品嚐到雲南白芸豆的杯子蛋糕、蜂蜜核桃仁、豹紋花生、藜麥銀耳粥及各類沖泡飲品(如凍乾檸檬片、生耶拿鐵及冷萃咖啡),負責接待我們的陶總及解說員一一講解每一樣產品的來歷,包括從雲南生產、初級加工到改良過程等。二樓及三樓是多功能教室,秉波貿易會邀請職業咖啡師,為上海本地或從雲南來到上海的相關行業求職者授課,有時企業或政府單位也會使用這個場地進行消費幫扶的研習。四樓則是居住空間和數間寢室,提供幫扶計畫中從雲南來到上海工作的夥伴一個住所,秉波貿易將這個空間打造成雲南風情的民宿,為漂泊異鄉的雲南人提供舒適的歇腳處。

        陶總針對公司過去的發展過程進行說明,秉波貿易起初只是一間再普通不過的貿易公司,2017年成立之初對於扶貧計畫並沒有太多概念,僅僅從事常規的貿易交流,大約在2018年時,公司領導才開始接觸到「消費幫扶」的觀念,並且組織前往雲南進行考察,之後才開始參與國家的消費幫扶計畫。在以商業活動為名的消費幫扶中,陶總屢屢表示秉波貿易不斷為消費幫扶的產品進行商業化,當地積極地對產品進行改良與調整,並且由上海的前端銷售部不斷進行市場調查與宣傳。目前,秉波貿易已經不需要打著扶貧的名義做生意,因為這些從雲南來的產品已經在上海開拓出一片市場,廣大消費者樂於買單。

        公司盈利的情況如何呢?陶總指出公司遵循薄利多銷的原則,盡力讓產品價格保持在市場的合理範圍內,以提高銷量,且政府支持扶貧這一項目有,相關部門會使用一部分的資金採購幫扶產品,形式上也是對於企業的鼓勵與支持。銷售方式的部分,首先,陶總表示他們最主要的銷售管道是微信小程序,可以直接在平台上註冊會員、瀏覽產品及下單,目前已發展得相當完善;其次,與社群平台的直播主進行合作,有的直播主會以公益的形式協助帶貨消費幫扶產品,並且完全不收取推廣費;再者,與企業合作,一起推出聯名產品,比如中國郵政或中國石油等皆有固定的合作訂單;最後,政府單位會大力度地鼓勵職員購買消費幫扶的產品,協助相關企業在政府辦公樓舉辦推介會,帶動消費。

        消費幫扶性質的商業模式背後仍有成本的考量,陶總認為在幫扶怒江州的過程中,成本最高的不是基礎建設或者農產品原料,而是降不下來的運輸成本,甚至很多時候運輸成本會遠遠高於產品本身的價值。原因是怒江州當地大部分的種植基地和工廠不是在城市裡面,而是在交通便利性較為低落的小山村當中,一般會需要好幾台卡車進行拉貨,而在幾乎還沒被開發的地區則依靠人力,需要農民將農產一筐一筐從山上背下來,並且不是平坦的道路,而是陡峭崎嶇又蜿蜒的山路,完全無法使用自行車或摩托車,搬運過程當中的耗損都會成為運輸成本的一部分。

        雲南省鄉村振興局於2023年5月發布《雲南省2023年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要點》旨在加強上海市與雲南省的合作,幫助雲南省實現減貧、發展和改善生活品質的目標,要點當中包括完善協作機制,比如確保推進考察工作、協作會議及調研工作;強化資金管理項目,確保資金的使用效率;深化產業協作,引導企業前往雲南投資及建設產業示範園區;深化開放協同,打造面對南亞及東南亞的經濟合作區以拓展市場;深化勞務協作,鼓勵農村勞工和脫貧勞工到上海實現穩定就業;深化消費協作,在上海建立展銷平台並鼓勵兩省的農業企業之間相互合作;深化人才科技支持,培育農村地區的技術人才和科技項目;深化教育衛生幫扶,提高教育和衛生資源的共享;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改善農村的公共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加大對口支援迪慶藏族自治州工作力度,特別是確保雲南迪慶地區的發展。

        在對口幫扶的過程中,陶總表示秉波貿易與當地深度合作,包括建立子公司、投資設廠、打造種植基地、改善加工技術與美化包裝設計等等,並且展示公司微信群中近期怒江基地的影片,介紹企業在當地的合夥人帶著農民們進行培訓,包括指導如何進行植苗、修剪枝葉等工作,整體已經達到規模化的種植。陶總進一步指出,為了確保激勵,企業採購的越多,當地農民的積極性也會越高,然而,如果產品賣不掉的話,農民就不再願意從事種植工作,因此在各個基地中,即便初期的收成或品質並不穩定,扶貧企業的合作社也會先將產出收割並且購買下來,確保農民的信心。

        前往上海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拜訪王中原教授,對理解怒江扶貧也有所啟發。王教授於2020年與另外兩位學者合著《告別貧困:精準扶貧的制度密碼》一書,透過制度研究的視角分析扶貧計畫的政策及模式。在王老師的分享中,可以從政府面的視角理解到「全面脫貧」政策採取強大的行政手段,包括指標制訂、建立對口機制及實行運動式治理的方式,以改變中國經濟發展不均衡的現況。在產業選擇及策略制訂部分,政府會優先考量需要幫扶之地區的資源和需求,接著媒合協助幫扶之地區的產業優勢與可提供之資源,舉滬滇協作為例,雲南當地有著農業生產優勢及自然資源優勢,上海則提供廣大的市場作為支持,並且透過企業進行各種渠道的銷售,不同的支援單位也會依照專長提供不同類型的幫助,比如電信公司提供區域網路、通訊設備或協助發展農村設備等支持,水利建設的國有企業則協助當地的灌溉等基礎設施建設,而支援工作經常涉及中央的定點支援,發揮各部門的特點和優勢才能實現更好的幫扶效果。

          我們藉由政府的公開文件與王中原老師的分析,初步了解對口幫扶的政策面,與秉波貿易的訪談中則一探滬滇協作在企業實踐上的發展與現況。結束訪談後,師生一行人深受雲南農特產品的吸引,也前往展示空間採購,把庫存不多的一些產品一掃而空,等於參與了滬滇協作的幫扶工作,收穫頗豐地離開,擔起一點兒「扶貧的重量」。


品嚐綠茶、銀耳羹及蜂蜜核桃仁


陶總向師生一行人展示怒江基地的影片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