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當代中國研究中心
 
 
 
 
 

35期 [當香港研究走向全球研討會] 綜合側記

35期[當香港研究走向全球研討會] 
綜合側記

研討會日期:2023年12月8日
發佈日期:2023年12月25日
記錄:羅琪玟(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生)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的「香港主題研究小組」,12月8日以「當香港研究走向全球」為題,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中邀請香港中文大學李立峯教授、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孔誥烽教授進行兩場主題演講,另有近80篇學術論文發表,參與者超過300位。本篇紀要簡要整理研討會中關於香港與香港研究的變化與未來重點。

香港研究走向全球的重要時點——反修例運動
        2019年反修例運動至今未及5年,但對香港及香港研究影響極大,大致上已被視為「香港研究走向全球」的重要時點,短短數年已有大量學術研究投入。不斷以不同視角切入檢視這場運動,仍有其重要性。
        英國國家社會研究中心(NatCen)Sherman TAI以「集體激進化」(collective radicalization)為概念,說明運動過程中香港公民社會的轉變。清華大學李敏晴指出,運動提供港人思考並重塑港人認同與香港未來的機會,而其中警民衝突更催生港人團結。然而,看似團結的集體也可能存在裂痕。聖地牙哥州立大學Hank JOHNSTON即指出,運動以18至25歲青年為主要參與者,由於疏離較大年齡層的參與者,在運動發展過程中有其風險。
        無論如何看待運動本身,在中國統治手段不斷逼近日常的情況下,部分港人選擇離開香港、離散於世界各地。

不在港的港人——離散香港
        2014年雨傘運動之後,尤其2019年反修例運動以降,大量港人為了逃離恐懼或者追求理想生活而倉促離港,離港後常以「政治難民」或「危險的局外人」(endangered outsider)定位與詮釋自己。然而,離港就能邁向理想生活嗎?時代公民教育平台(Citizens of Our Time Learning Hub)黃偉國和中央研究院陳祖為都指出,許多離散港人實際上是帶著罪惡感與對港依戀離開。銘傳大學袁家怡則觀察發現,「移民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讓離散港人經常在對新生活的期待下受挫。
        以台灣為例,如同薩里大學Malte KAEDING和基爾大學Heidi WANG-KAEDING所指出的,在香港經歷反修例運動後,台灣形成「港台情感共同體」的同理與共鳴(empathy),以此抵抗威權影響。但在「國家安全」考量下,台灣政府實際上並未能提供在台港人好的支持:台灣大學呂青湖和曾嬿芬指出,反修例運動後台灣雖重新定義與港關係,然而在國安考量下,相關政策制定時不同行動者的協商過程中,實際上存在不平等;又如Candia TONG表示,包括執政黨在內,台灣整體社會對「港人入台」仍存在分歧,並未能推出法制化庇護機制,當前是以公私協力的「類庇護機制」為階段性作法。
        即便如此,2023年截至10月為止,1 移民署 統計香港居民來台居留及定居人數仍有近7千人。成功大學嚴慧詩提醒,「港人遷台」應拆分為「港人離港」與「離港入台」兩部分討論,其中「入台」存在高度政治意涵。那麼,可以怎麼理解在台港人的政治行為?杜賓根大學李爾雅將在台港人分類為:主導或爭取資源的「頂層」KOL(Key Opinion Leader),常與台灣政治人物互動;具有專業工作的「中層」,常為相關運動提供經濟支持;以及前線參與者,以學生為主,整體社經地位較低。
        台灣之外,移居各地的離散港人也持續關注並參與香港相關活動。英屬哥倫比亞大學Shue Fung CHOW、Jing En FUNG和Tak Wai HUNG關注溫哥華六四燭光晚會中的港人,指出2019年反修例運動縮短港人間政治與社會態度的世代差異,不同世代間可以理解彼此創傷並對話,進而強化港人認同。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賴品以「2021年英國BNO放寬後之香港移民」為對象之研究則指出,「一頁舟」等活動除凝聚認同外,也透過遠距民族主義等方式創建理想社群空間、實踐離散港人責任。即便在沒有具體「活動」的情況下,離散港人仍透過挑戰主流敘事進行日常抵抗。Galileo Lok Hang CHENG和Gin WU指出,離散媒體扮演填補香港主流媒體留白處的重要角色。倫敦政經學院Man-chi LEUNG則將網路視為媒介,說明離散港人如何以網路共享新聞等方式,扮演積極參與的移民角色。
        不同於離散(diaspora)一詞似乎「離後就散」的意象,港人離港後在各移居地以不同方式凝聚港人認同。具體而言,港人的身分認同如何凝聚?練乙錚和暨南大學劉家浩以香港粵語/香港話為中心,說明港人間如何利用語言建立不同於其他華人群體的身分界線與認同;牛津大學Jacky Ho Lung CHAN關注詩作與歌曲如何重構及協商離散港人認同;華威大學Wayne KWONG的研究中,口述歷史的保存是在英港人延續香港認同的方式之一。
        此外,「空間」對離散港人認同凝聚的重要性也不可忽略。里茲大學Charles LAM關注離散港人開設的港式餐廳中,「食物安排與香港意象裝潢」的作用。香港中文大學邢福增筆下,教會是在台港人認同凝聚的重要基礎。台灣大學陳世浩則將各地香港書店作為織結情感的重要節點,以此踐行離散港人在港無法實踐的公民社會。列日大學Eric FLORENCE和長榮大學鄭漢文的研究則指出,家庭以及和家庭成員的互動在離散社群與歸屬感中的重要性。

悲觀香港?留港港人與香港
        即便2019年後有大量港人離港,但以整體港人為基數而言,未離開者仍為多數。那麼,現在的香港與港人又是什麼模樣?清華大學Paul LAM對香港立法會的研究指出,有過中共經驗背景或商業經濟背景者,在立法會中居主導地位。除了在政治菁英上的形成與立法行為上受中國影響甚大,香港教育大學許漢榮、澳洲國立大學Debby CHAN,分別說明在中國治下教育及在港企業如何被迫遵循黨意。獨立學者黃正恩和中研院林宗弘將香港視為「外部威權化」案例,總括指出對中國未來發展的信心,以及是否受惠於中港經濟互動,將是影響威權擴散的潛在因素。
         中國對香港的統治並不僅僅限於香港本身,香港大學Ke ZHU借用「懷舊故事」(nostalgic allegory)概念,說明中國如何透過電視真人秀綜藝節目施展國家權力。為何需要如此?耶魯大學Gary LEUNG透過調查實驗發現,在績效正當性這個重要脈絡下,治港失敗實際上會減損中國人民對中國政府的支持。
        然而,無論中國權力直接或間接、施加於香港或他地,非民主的治理方式似乎不會輕易崩解。香港中文大學Wilson WONG和Raymond Hau-yin YUEN以香港市區重建局為例說明,非民主制度下如何透過推動混合組織以創造合法性假象。香港浸會大學Lok-yee TING延伸Durkheim,以圖騰信仰概念分析香港警察,指出香港警察作為道德共同體具神聖性,並有相應實踐,短期內香港警察制度不會失敗。即便反修例運動後部分港人對警方的不信任大幅增加,COVID-19疫情亦體現「一國兩制」下政策斷裂的矛盾,但陳惠雲和謝潔怡的研究卻發現,體制治理只是將主要溝通政府與市民的橋梁,從警方轉到「消防」。
        過往有限民主下的自由香港不復存在,那麼,港人對於香港的現在及未來只有悲觀嗎?香港中文大學李立峯在主題演講中以調查和訪談資料指出,支持民主發展或者有運動參與經驗的港人,雖然整體社會態度上較為負面與悲觀,但實際上,香港公民社會仍以蟄伏(abeyance)形式存在。台灣大學何明修不全然同意以蟄伏概念描繪2020年後香港政治運動退潮的情形,並且提出「後動員行動」概念,更為積極地描繪民主派港人在政治打壓下,在包括新媒體、獨立書店或司法支持行動等中,挑戰統治者的具體作為。史丹佛大學Shan HUANG對香港填海計畫下的土地運動的考察中亦指出,雖然社會運動組織運作確實遭遇困難,但仍有發行電子報、推行相關活動等施展空間。香港浸會大學Ann Gillian CHU則關注宗教運動#deltaδmovement,如何轉以「網路」及社群傳播平臺為載體而實踐行動。
        香港公民社會和過往相比看似若隱若現,或許與社會網絡的改變有所關聯。陽明交通大學葉蔭聰指出,香港社會中仍存在小規模對特定群體的認同感,然而並不容易形成跨界串連的公共討論。佛光大學鄭祖邦關注到香港「獨立書店」,在公共討論與社會連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香港大學Kylie Chiu Yee LUI對體育性社團的民族誌研究,除了觀察到定期練習能發揮社會支持的網絡效果外,更進一步指出過去社會運動參與經驗中的無力感和保護自己的務實因素,致使社團成員以體能鍛鍊作為賦權,進而形成在體育運動議題上,訴求奪回公共空間使用權等反新自由主義意識與公共論述。
        早稻田大學Tetsuro KOBAYASHI、Edmund CHENG、Stephenson CHOW和Chris Fei SHEN以「內隱連結測驗」(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探究港人黨派立場與自我認同的關聯,指出仍有半數以上的香港公民穩定支持民主與民主黨派。與之相呼應的是李立峯主題演講的另一主軸,關注留港港人的心態調整,並以調查資料指出,心態調整不僅使民主派留港港人沒有消散理想,反而擁有更積極的心態並保持政治信念。
        整體看來,原先香港「自由專制」破局下政治社會環境的緊縮,雖不可忽略,但如同香港中文大學馬嶽所說,2020年國安法通過後,雖然壓縮香港政治與學術空間,卻同時開啟以新角度、新範式理解香港的機會。

對香港歷史與港人再理解
        如何把握機會「說不同香港故事」,是香港與港人對抗權力的鬥爭。孔誥烽在主題演講中,首先整理過往常見理解香港經濟發展的三個迷思,包括認為「受殖民前香港是低度發展、無關緊要的荒地,以此強調殖民對香港正向影響」的荒島迷思,將香港視為「新自由主義經濟成功典範」的自由市場迷思,以及主張「香港對中國依賴」的依賴迷思。孔誥烽接著指出,這些路徑下對香港的理解皆有侷限,不僅過去港府實際上不斷干預市場,在中國轉向「對抗」美元及美國主導的金融秩序運作的現在更是如此。因此,持續檢視香港社會史與發展史有其重要性。維城文化陳東禹即關注不同時期離散至港的不同族群如何共居於香港,進而形塑香港社會「一城多籍」的多元性及香港認同。前香港立法局議員黃震遐則強調,應將香港作為「互動體」而非純粹「受體」來理解。
        此外,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香港歷史,也是關注重點之一。香港珠海學院何宇軒,探究嘉道理農業輔助會在1949年中國難民進入香港後所扮演的角色,輔助會以慈善機構為形象,提供技術與資源支持從事農業工作,實際上是殖民政府處理社會問題的代理人。雪梨大學容啟聰關注二戰結束後,香港本地菁英、僑居香港的西方菁英,以及進入香港的中國第三勢力支持者,為了去殖民化,共同在香港內部推動代議民主,且三方間的合作並未因組黨不利而中斷。此段時間香港的「反共」色彩亦無法忽略,政治大學劉宇光關注1950至1970年代間香港佛教的文化冷戰;台灣大學周子謙則以「左顧右盼」說明二戰後香港右派知識分子藉由香港容左特性批判中國革命文藝,但同時又發展出不同於國民黨的反共藝文論述。
        如何再理解二戰後香港的崛起?美國南方衛理會大學Macabe KELIHER認為不能單從經濟因素理解,因為香港製造業的崛起實際上是1950年代美中台三方間政治與經濟競爭下的結果。M+博物館鄭秀慧也不全然認同冷戰背景下香港在亞洲經貿的主動性的觀點,並且根據藝術家檔案指出,香港與亞洲間的連結可能存在偶然性,藝文類檔案或可提供重新詮釋香港與東亞關係歷史的可能。
        若將流行文化與藝文作品視為歷史檔案的一環,幾個針對流行文化的研究亦提供對香港與港人變化的再理解。陽明交通大學勞維俊研究社會變遷如何影響電影敘事的時間性,指出香港電影敘事中相對線性的時間框架,以及常用的「未完成時態」手法,體現港人對未來的焦慮。陽明交通大學盧俊溢也提醒,不應輕易將香港流行音樂視為建構身分的工具,應該重視其中流行音樂隨空間與時間的流動特性。日本同志社大學蔡曾更以粵語歌曲作為文化資源的一環,指出其中性別取用的不平等。
        不僅僅是關於「香港」的歷史「香港人」的歷史亦有挑戰空間。舊金山大學Genevieve LEUNG 、Wei Yang MENKUS、Corina MONG和Thompson YANG 以在美港人的日常檔案作為分析資料,嘗試呈現不同於「中國南方移民」設定下的香港移美樣貌與路徑。香港中文大學吳振南嘗試以「香港五旬節研究」,開闢在全球或靈恩派路徑以外的研究可能。香港大學Michael BC RIVERA 則主張,生物人類學有助於拋開以膚色或外表為基礎的種族觀點,只有在此認識上進行跨界合作並深耕教育,才可能真正突破種族框架,對於港人身分認同有其重要性。

當香港研究走向全球
        若要運用檔案說出不同於中國官方論述的香港故事,檔案資料的保存至關重要。該如何進行檔案保存?需要實體與數位的並行。實體資料上,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香港主題研究小組、布里斯托大學香港史研究中心、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等校,皆大規模地接收香港檔案;加拿大Richard Charles Lee Canada-Hong Kong Library則以實體與數位方式保存香港資料。然而,檔案整理與運用仍存在挑戰,包括檔案是否、如何及何時公開。
        此外,資料判讀對於檔案運用也很重要,因此粵語閱讀等運用能力成為可能的門檻。海德堡大學Suk Man YIP近期於學士班課程中,以粵語流行歌曲等作為材料,討論藝文工作者如何透過作品表達對社會與政治的情感和觀點,就在翻譯上面臨挑戰。回應這樣的挑戰,中山大學Joern Peter GRUNDMANN課程規劃,以及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單國鉞等人的「共研香江」計畫,皆以培養學生粵語表達與轉換能力等方式,盡可能縮減資料判讀與理解上可能因語言轉換產生的落差。
        即便近年香港的局勢使香港研究漸受重視,但如何才能使香港研究持續且不中斷?加州大學李靜君指出,在進行跨領域研究前,需要先將香港研究視野放入各學科中概念化與理論化。布里斯托大學葉建民及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單國鉞皆強調學術人才培養與留用的重要性。其中單國鉞建議香港研究者可在比較視野下提出「不簡單合乎直覺而理所當然」的研究關懷,同時也認為香港內外的研究者應維持聯繫,以此維持對香港社會的敏感度。
        更重要的,香港研究不應止步於學術界,學術研究成果的公共化亦值得重視。梁啟智、李立峯等人都提到出版書籍的重要性;葉建民則分享英國布里斯托大學香港史研究中心更曾前往香港舉辦香港歷史日、香港歷史沙龍等活動,擴大進行公共對話。

結語
        李立峯在主題演講中分享一位受訪者對香港公民社會的描繪:當前香港公民社會如同黑暗大海中的孤島群,每個孤島都在默默的做事,但看不到彼此。當孤島群中有船隻可以經過,經過時的閃光會讓孤島看到彼此,但閃光之後孤島又持續在黑暗中工作。這樣的比喻也許也適用於描述香港研究。
        在近年香港政經局勢變化,對於香港未來充滿悲觀的論述下,本場研討會可說是大海裡行過的船隻,淡淡地閃爍光芒,不僅映照香港社會、香港民眾和離散港人的樣貌,也讓香港研究者看見彼此。然而,與公民社會現況不同的是,香港研究者們不會只是孤島,而香港研究學界這片海洋也不黑暗。希冀香港研究在走向全球的同時,也能乘著船,持續對著彼岸暗潮包圍下的香港公民社會發出亮光。

----------------------------------
1 內政部移民署。〈大陸地區人民、港澳居民、無戶籍國民來臺居留、定居人數統計表11210〉。https://www.immigration.gov.tw/5385/7344/7350/8883/?alias=settledown

瀏覽數: